行业资讯分类
退役军人黄国治:愿做一只护DB游戏(中国)-官方网站林“啄木鸟”守护好绿水青山

  DB游戏退役军人黄国治带领团队植树造林1.7万余亩,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600余万亩——

  8月22日上午10点,安徽省合肥市,在老兵黄国治的“大本营”——他经营的一家农林病虫害防治企业里,我们终于见了面。

  这次采访,我们约了将近一周。最近一段时间,黄国治正忙着带领团队开展黄山松病虫害防治相关项目的效果复查:“挨个项目跑,不是在开会,就是在山上。”

  黄国治今年65岁,鬓角虽然添了白发,可精力依然充沛。走进他的企业,精心布置的文化墙引人驻足。一面文化墙的主色调是红色,展板上印有《没有就没有新中国》《歌唱祖国》《团结就是力量》等5首红色歌曲的歌词、曲谱。另一面文化墙上,展示着企业的病虫害防治理念,“科学防控、精准施策、生态优先、系统治理”的绿色字样十分醒目。

  “红色是‘党建红’,代表老兵永远跟党走;绿色是‘军装绿’,也是‘生态绿’,代表我们要守护好绿水青山……”黄国治一边走一边介绍。

  继续向前,办公区干净整洁,但有些冷清。“这么大的办公区,怎么没什么人?”我不禁问道。黄国治笑着说:“我们的员工,常年与山林树木打交道,如果都在办公室,企业离关门就不远啦!森林病虫害被称为‘不冒烟的火灾’,除了专业的防治手段,还要加强日常防护……”

  眼前的黄国治滔滔不绝,我却难以想象,这位精通森林病虫害防治的“啄木鸟”老兵,在部队曾是一名“瓦工班长”。

  1978年的一个夜晚,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一户人家里,亮着昏黄的灯光。19岁的黄国治正为了当兵的事,跟母亲“软磨硬泡”。

  母亲不是不支持黄国治去当兵。只是那时候,高中毕业的黄国治已进入家乡的一所中学当代课老师,未来很有希望转正,端上“铁饭碗”。然而,看着《小兵张嘎》《铁道游击队》等电影长大的黄国治,从小在心里立下参军报国的志向。

  眼看征兵体检的日子一天天临近,没能说服母亲的黄国治心急如焚。当时,接兵干部所住的公社招待所,与黄国治任教的中学相邻,只要一有时间,黄国治就去打听征兵的事。一来二去渐渐熟悉后,接兵干部把文化程度较高的黄国治看作一棵好苗子。

  “昨天体检怎么没有你?”一天,接兵干部找到黄国治,“想去当兵的话,还可以到隔壁公社体检,这是最后的机会。”

  出于对军营的热切向往,黄国治想都没想就蹬着自行车赶到隔壁公社。体检顺利通过的消息传回家里,母亲还是拗不过儿子,支持他去参军。

  入伍来到基建工程兵某部后,黄国治颇受重视。因为他在中学代课时当过班主任,文化程度高、组织管理能力强,加上训练成绩出色,新训期间就被任命为副班长。下连不久,黄国治所在单位扩编,经上级综合考虑,军政素质过硬的他,被任命为瓦工班班长。

  “当兵第一年就担任班长,这是很少见的事。”黄国治回忆,当时他虽然心里没底,但面对组织的信任、战友的支持,还是勇敢地扛起这份责任。

  1979年7月,黄国治所在团受领营房建设任务,需要在6个月内运送5000方毛石。黄国治带领瓦工班主动请缨,挑起重担。

  瓦工班的16名战士,清一色是新兵,施工经验相对不足,黄国治便在“战术”上下功夫。营房地基所需毛石重量,每块要控制在50至100斤,黄国治仔细观察,发现大块毛石上有纹理,便研究出“纹理破石”的办法,不仅节省体力,还能确保毛石重量适中,切面相对整齐。他还带领大家将破好的毛石一堆堆分好,有序码放到路边,既方便计量,又方便装运。

  眼看任务顺利推进,战士们越干越有劲、越干越团结,一提任务就“嗷嗷叫”。他们主动采取“三班倒”的方式,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,仅用两个半月就圆满完成任务。

  因为工作表现出色,1979年10月,黄国治光荣入党。两年后,他提干担任排长。

  1983年,黄国治所在部队集体转业,组建原马鞍山钢铁公司建设公司。来到新的岗位,黄国治和在部队时一样,把扛红旗、争第一作为追求。他从一名会计做起,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,逐步走上领导岗位。1995年,36岁的黄国治担任公司下属一家机械厂厂长。

  1996年,公司投建新的生产线,黄国治所在厂负责新建厂房的屋面钢瓦生产。厂房的屋面设计宽度接近60米,可当时的压钢设备最多能压出10米长的钢瓦。如果采用接片焊接,效率低不说,还影响施工质量。

  迎难而上,黄国治决心立项攻关。“没有条件,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!”他从外地请来专家,组织力量成立科研小组,反复论证、大胆创新。遇到研制瓶颈,他一次次给大家加油鼓劲:“这项技术在公司尚属空白,咱们要么不干,干就干出‘好样子’……”

  经过不懈探索,压钢设备技术革新工作取得突破。投入生产后,保证了屋面钢瓦的生产质量和效率,黄国治也因此被公司评为“明星厂长”。

  年富力强、脚踏实地、勇于创新,就在黄国治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之际,他却做出一个轰动全厂的决定:辞职创业。

  做什么项目?黄国治把目光投向植树造林。原来,2002年国家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,在外工作多年的黄国治与妻子那一年恰好回了趟江苏金湖老家。“金湖县有植树造林的传统,曾被评为‘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’,沟河堤旁、农田圩埂、荒滩荒地遍植白杨、泡桐等优良树种,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不错。”黄国治胸中涌动着一股激情,“马鞍山沿江地带也有大量湿地、荒滩,如果租下来种树,应该会有不错的收益。更何况,种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……”

  想法很美好,起步却困难重重。黄国治虽然勉强凑够启动资金,但市场上杨树苗价格不低,夫妻俩只好在马鞍山一处江心洲租地育苗。

  前往江心洲的水路风大浪高,夫妻俩驾驶一艘小船,一趟趟运送种苗。他们请江心洲上有经验的农户帮忙育苗,自己也蹲在苗圃里学技术。等种苗长大了,他们又驾船把树苗运出来,和工人们一起,起早贪黑栽种到荒滩上。

  苦心人,天不负。首批19.8万棵白杨树在荒滩上扎了根,黄国治植树造林的事业,一举成功。

  小黄洲,薛家洼,长江大堤护堤地……截至2011年,黄国治已在长江岸线万棵,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提高2.7%。这位曾经的“明星厂长”,在全新“战场”再次干出“好样子”,成为人们心目中的“造林先锋”。

  从一棵树苗到万亩林海,黄国治在造林同时,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理解日益深入。“种树易,护养难。”在他看来,只有把种下的林木护养好,才能真正发挥其涵养土壤、调节气候、保护生态的作用,实现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。

  2009年底,黄国治下决心“转战”农林病虫害防治领域。他只身来到合肥,站上新的发展赛道。

  有一年,安徽部分地区白蛾泛滥,位于合肥的安徽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出现大量病虫害,许多杨树的叶子被啃光,出现了“夏季冬景”。

  “要啃就啃‘硬骨头’。”凭借前期积累的护林经验和良好信誉,黄国治的企业接下病虫害防治任务。他迅速集中技术力量,调集作业团队,很快完成6500亩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。

  首个重要项目告捷,黄国治一鼓作气,带领团队陆续前往芜湖、马鞍山等地开展病虫害防治,业务范围不断扩大,截至目前已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600余万亩。

  近几年,黄国治带领团队致力于黄山松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。黄山风景区地形崎岖、山高路险,检测、消杀难度大。尽管已不再年轻,每到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关键期,黄国治依然自己带队,背着设备和干粮登山穿林,早出晚归。

  “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‘癌症’,传播速度快、危害大,很难彻底清除……”说到病虫害防治难点,黄国治面露担忧,但他很快补充道,“只要每个环节都做到精准、精细,就能有效控制!”

  提到一棵棵树木重吐新绿、一片片林地重现生机,黄国治一脸自豪。他笑言:“我们就好比森林里的一只只‘啄木鸟’,我也愿意做一只‘啄木鸟’……”

  啄木鸟,寓意勤劳、专注、坚持不懈。这些品质,贯穿黄国治拼搏创业的人生。如今,在片片林海中,这位“啄木鸟”老兵依然忙个不停。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DB游戏(中国)-官方网站·App Store 版权所有